一、有機基質栽培的優點
1.基質栽培克服了土壤連作障礙,避免化肥使用過量而產生的土壤次生鹽漬化現象。
2.基質栽培避免土壤環境造成的病蟲害。基質栽培離開了土壤,切斷了土傳病蟲害傳播媒介,減少農藥污染。
3.基質栽培提高土地空間利用率。不受土壤肥力、墑情等的限制,打破平面種植限制,可實現立體種植,提高單位面積作物產量。
4.栽培環境清潔,作物賞心悅目,尤適用于觀光農業、生態立體農業。
5.產量高、品質好:基質栽培的西瓜、黃瓜、番茄等蔬菜作物,都表現出植物生長勢強,根系發達,葉面積系數大,果實生長快,成熟早,收獲期長,產量高,品質好。
三、基質使用方法
將商道栽培基質與河沙或麥田土壤(未種過蔬菜的土壤)按3:1(體積比)混合,每立方基質拌入50g多菌靈,充分拌勻,填槽即可。
四、栽植密度
每畝的栽植株數與土栽相當,雙行交叉栽植,平均行距為70cm,株距因不同蔬菜或品種而異。
五、水肥管理
澆水:基質栽培最好采用滴灌方式,槽內設置單行管或雙行管均可,水源可以是水池式水源,即在地上一米處建一個2立方米的水池,也可以直接水泵式水源。幼苗移栽之前把滴灌管鋪好,然后在上面覆一層地膜。幼苗栽植之前一定要澆透水,生長期間要保持栽培槽內的基質濕度在50%~60%,判斷方式為手握成團,但握不出水。申蔓期和膨瓜期滴水量適量大些。若無滴灌,就按照普通方式澆水。
施肥:基質栽培的施肥方式均為溶入水后沖施,滴灌系統伴有施肥器,若滴灌系統是水泵式水源,則準備0.5立方以上的大桶,施肥前把肥料溶入桶內(每桶溶入肥料量不高于10kg),接上施肥器,澆水和施肥同時進行;若水池式水源,則直接把肥料溶入水池。無滴灌系統可按照普通的沖施方式進行操作,少量多次,最好每次澆水的時候都追施少量肥料,利用率更高。
六、無土栽培施肥量及施肥時間的控制
根據作物生長需要控制施肥量,通常黃瓜需肥量較大,栽植后20天,開始追肥,尿素25kg/畝;開花坐果期至采收結束,復合肥30kg/畝,硫酸鉀30kg/畝,分多次施入。
七、其他管理與土栽相同。
注:本說明根據于山東商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栽培基質特點制定